新聞動態
創信關注
2022·NEWS
行業資訊
HANGYEZIXUN
六組成績
報告指出,十年來,我國數字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,總體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,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。在以下幾個領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:
數字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。統籌謀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,加快推動高速泛在、天地一體、云網融合、智能敏捷、綠色低碳、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。
數字產業創新能力加快提升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加快鍛造長板、補齊短板,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。
產業數字化轉型提檔加速。深入推進企業“上云用數賦智”,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、數字商務、智慧農業發展,促進傳統產業全方位、全鏈條轉型升級。
公共服務數字化深入推進。
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,不斷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。
網絡安全保障和數字經濟治理水平持續提升。在全國人大的指導推動下,加快健全法律法規體系,強化網絡安全機制、手段、能力建設,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,提升網絡風險防范能力,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。
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行穩致遠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“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”理念,深入闡釋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“四項原則”“五點主張”,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和廣泛認同。
四項挑戰
放眼全球,數字經濟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、重塑全球經濟結構、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。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緊布局數字經濟發展,制定戰略規劃、加大研發投入,力圖打造未來競爭新優勢。
立足國內,必須把數字技術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,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性,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、贏得未來。
然而,我國數字經濟還存在大而不強、快而不優等問題,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:
一是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。在操作系統、工業軟件、高端芯片、基礎材料等領域,技術研發和工藝制造水平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。
二是傳統產業數字化發展相對較慢。農業、工業等傳統產業數字化還需深化,部分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“不愿”“不敢”“不會”的困境,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相對滯后。
三是數字鴻溝亟待彌合。不同行業、不同區域、不同群體的數字化基礎不同,發展差異明顯,甚至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。
四是數字經濟治理體系還需完善。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規則制度體系有待健全,數據要素基礎制度體系尚在建設,既能激發活力又能保障安全的平臺經濟治理體系需要完善,與相關法律法規配套的各類實施細則亟待出臺,數字經濟國際治理參與度需進一步提升。跨部門協同、多方參與的治理機制還需完善,治理能力仍需持續提高。
八大發展方向
對于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,報告中主要指明了八個方向:
(1)集中力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牢牢掌握數字經濟發展自主權。
加大集成電路、新型顯示、關鍵軟件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創新力度。著力提升基礎軟硬件、核心電子元器件、關鍵基礎材料和智能制造裝備的供給水平,加快鍛造長板、補齊短板。
(2)適度超前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,筑牢數字經濟發展根基。
完善信息通信網絡建設,深入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項,持續推動5G網絡規模化部署和融合應用,積極培育垂直行業應用場景,建設面向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,優化IPv6性能和服務能力。
(3)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,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。
聚焦人工智能、先進計算等重點領域,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。加強面向多元化應用場景的技術融合和產品創新,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,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競爭力,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
(4)加快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,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、疊加、倍增作用。
加快裝備數字化發展,組織專項工程,打造標桿企業,發揮數字協同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以及龍頭骨干企業的賦能作用,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,提升“上云用數賦智”水平。
(5)持續提升數字公共服務水平,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。
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,持續提高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效能,強化政務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,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、規范化、便利化水平。
(6)不斷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,推動數字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。
加快出臺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及配套政策,推進公共數據、企業數據、個人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,構建數據產權、流通交易、收益分配、安全治理制度規則,統籌推進全國數據要素市場體系。
(7)全面加強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,筑牢數字安全屏障。
貫徹國家網絡安全、數據安全等法律法規,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、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等制度要求,強化網絡、數據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,健全網絡應急事件預警通報和應急處置機制,強化網絡安全技術措施同步規劃、同步建設、同步使用要求,推動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,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。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,完善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,規范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,加強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管理,推動數據安全產業發展,加強個人信息保護,提升數據安全保障水平,提升防詐反詐技防水平,完善長效治理機制。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風險綜合研判,防范各類風險疊加可能引發的經濟風險、技術風險和社會穩定問題。
(8)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,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。
推進全球發展倡議,落實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數字經濟領域成果,在聯合國貿發會議、金磚國家、上合組織、東盟等多邊和區域框架下開展數字經濟交流合作。
創信關注
2022·NEWS
來源丨人民網、賽博研究院
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